影評:Shutter Island

[影評mode] 寫下 Shutter Island。最近都在陸續清理一些影評存貨。

先說評分。IMDb 8.2/10,Rotten Tomatoes 68%。筆者評4.0/5.0。

~ 電影特色 ~

這套馬田史高西斯(Martin Scorsese)導演在 2010 時做的新黑系(Neo-Noir)驚悚電影。其著名之處,是電影想使到觀眾對結局呈現出羅生門、意見不同的結論。我實地測試過:我與另一好友一起看。看完討論劇情見解,果然真的是我們兩人剛好持不同立場,就是導演想製造出的那兩個廻然相反結論。

你可能不太明白這是甚麼意思,或有甚麼難度。試想想:電影是客觀載體,不同觀眾看的也是同一套電影;甚至在我的測試場所:我和好友是坐在一起看,還要一邊看一邊一齊討論。既然螢幕是同一個,片段是同一個,甚至同一個討論過程,為甚麼會有相反結論?這有點像幾年前曾經有幅相片,有些人看是白色金色衣服,另一些看是紫色黑色衣服。在電影上在眾目睽睽下造這種羅生門出來,是種電影藝術技巧。就是這點吸引了筆者去看和研究。另一點就是因為是懸疑電影,筆者喜歡在人生中做解謎工作。

~ 兩個結論 ~ #少量劇透慎入

兩個結論:一是主角是有精神分裂。另一個是主角是被誣陷。而筆者會這樣解說這套電影:無論你取的是那一個結論,你都會發覺整套電影是不能完整解釋的。因為本來這電影就是故意造到不能完整解釋。

筆者會提議一個有可能解釋到最多的劇情的結論:就是主角被誣陷的結論,而主角見到的其他一些事,都是他來到島上後,因為被下藥的緣故,而慢慢生出的幻象。這些幻象的出現,和洞穴中遇到的 Rachel 醫生的解釋正吻合:是被下藥後,需要 24-48 小時才開始藥效發作。若仔細看電影,會發現主角的超現實幻覺,都是發生在第一次食藥、吸煙、飲酒後的大約24-48 小時後才開始有,而且逐漸加劇。這是個最具完整性、最有可能的解讀方法。

不過既然導演都是故意造出羅生門,就不如留白好了。同一主角里安納度(Leonardo DiCaprio),同是 2010 由路蘭(Christopher Nolan)執導的電影 Inception,同樣是羅生門結局。明顯地兩位大導演都是有心製造羅生門:奧坎剃刀原則,沒有那麼巧合。

~ 製作評價 ~

最後寫些有關製作的評價。電影除了有心製造輿論的羅生門議題,其實是有點節奏太緩慢。而且大概可以減少 20-30% 片長,達到同一效果。2h18m (138min) 縮到標準的 100min 大概也差別不大。尤其是有不少段落,電影感是充足的,而且構圖不錯,但就是因為其他一些拖戲段落,溝淡了本來整套電影感和構圖都不錯的電影。舉例說,筆者最近寫影評的另一套《后翼棄兵》,明顯就是同是電影感和構圖不錯,相對相說節奏較明快的劇集。

而這電影面對的負評不少。羅生門議題和闇黑手法,是個雙刃劍,為這電影製造了一些不贊許的負評,但同時亦是營銷策略。這電影成為了當時馬田史高西斯自己的票房紀錄新高,帶來三億美元票房,直到後來被2013 的華爾街之狼的四億美元票房超越為止。同是里安納度作為主角的電影。

主角里安納度的演技真係好勁。演活套羅生門電影,完全是個人演技表演。